近日,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自贸战略研究院院长高融昆率调研组赴浙江杭州,围绕“城市开放与创新”主题,深入走访之江实验室、西湖大学与阿里巴巴总部等单位,系统调研杭州在构建高效协同创新生态、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方面的先进经验。
探访新型科教机构,探索创新体制与育人新范式

参观杭州之江实验室

之江实验室座谈会
10月30日,调研团首日行程聚焦杭州新型科研与教育机构,先后走访之江实验室与西湖大学,深入考察其在科研机制与人才培养方面的创新实践。在之江实验室,调研组了解了关于实验室总体规划,重点关注其在智能算力、空天地计算等前沿领域的战略布局。实验室通过与企业共建“万卡级”智能算力集群,前瞻部署“三体计算星座”,形成了“实验室攻关、企业落地”的高效协同模式。在内部治理方面,之江实验室推行“选对人、给足钱、做保障、不用管”的管理机制,与杭州市政府提出的“不叫不到、随叫随到、说到做到”服务理念高度契合,共同构建了鼓励原始创新的制度环境。

西湖大学合影留念
随后,调研组前往西湖大学,进一步了解这所新型研究型大学在人才培养与科研组织模式方面的探索。学校以“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为办学定位,实施本科创新班与直博贯通培养,全面推行独立PI制度与长周期评估机制,营造出专注、自由的学术氛围。建校时间虽短,但西湖大学已在《科学》《自然》《细胞》等国际顶刊发表多篇成果,与多所传统名校并列全国前十,展现出体制机制创新带来的跨越式发展潜力,为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宝贵的“杭州经验”。
走进数字经济高地,解码科技企业协同生态

调研团实地考察未来科技城展馆
次日,调研组转向杭州的数字经济与产业创新现场,先后走访浙江强脑科技、未来科技城展馆与阿里巴巴集团,系统考察科技企业在协同创新与生态构建中的角色与实践。在强脑科技,调研组亲身体验了智能穿戴等前沿技术产品,深入了解其“数据驱动”的研发模式与产业化路径。随后在杭州未来科技城展馆,通过规划沙盘与产业分析,调研组系统学习其在信息经济、生物医药等领域的战略布局与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在阿里巴巴集团总部,调研组则围绕其在电子商务、金融科技、云计算与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全球化布局展开交流,探讨平台企业在赋能产业转型、参与全球数字治理中的角色。从强脑科技的垂直深耕,到未来科技城的系统支撑,再到阿里巴巴的平台赋能与生态构建,调研组看到了一幅“点—线—面”交织、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生动图景,为理解区域创新系统提供了丰富样本。

调研团在阿里总部调研
凝聚调研共识,助力自贸区战略研究
基于连日的实地走访与座谈交流,调研组对杭州在构建创新生态与推进制度开放形成以下三项核心共识:
第一,政府角色精准,营造“有为+有限”的治理环境。杭州市政府以“不叫不到、随叫随到、说到做到”为服务准则,通过高效审批与制度保障,实现“有为市场”与“有效政府”有机结合。
第二,构建“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杭州通过宽松准入、动态人才政策与“认苗基金”等政府引导机制,激活全社会创新活力,形成草根创业与领军企业协同发展的良性生态。
第三,推动政企研高效协同。杭州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实验室攻关—企业转化”协同机制,有效降低研发风险,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调研组领队高融昆院长指出,杭州在创新生态与制度开放方面的探索,特别是其治理理念与企业创新发展模式上的实践,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次调研成果将纳入中国自贸区战略研究体系,为上海城市开放与创新的生态构建提供政策参考与学术支撑。



联系邮箱:icft@sem.ecnu.edu.cn
地址: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华东师范大学普陀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