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自贸战略研究院赴海南自贸港调研:深耕自贸建设实践,谋划开放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5-11-07浏览次数:910



在海南自贸港即将于20251218日正式封关运作的关键节点,为深化“自贸试验区建设和发展的指标体系”课题研究,拓展制度型开放理论与实践视野,华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中国自贸战略研究院院长高融昆带队赴海南开展专项调研。

调研团队先后走访海口市新海港、南港等“二线口岸”建设现场,与海南省相关部门、海口海关及中国南海研究院开展多场深度座谈,全方位、多角度探寻海南自贸港建设成效、经验与创新路径。

1023日,调研首站,团队实地考察了海口市新海港综合交通枢纽、新海港和南港集中查验场所,详细了解海南自贸港“二线口岸”建设和封关运作筹备进展。现场可见,硬件设施与软件系统均已具备封关运作条件,各项压力测试正有序推进。



随后,在与海南省委深改办、省发改委、商务厅、财政厅、税务局等部门的座谈会上,政府部门代表系统介绍了自贸港建设8年来的显著成效。包括落地“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的税收制度、建设海南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及贸易、投资、跨境资金流动、人员、运输五个“自由便利”制度体系建设等。


1024日上午,调研团队与海口海关及各业务处室负责人,聚焦海关监管创新与风险防控开展座谈。海口海关详细介绍了封关运作准备的全面进展,包括智慧监管平台构建的“一人一码、一物一链”管理模式,其实现了无感通关与精准布控的有机结合。会上,双方就岛内货物监管、税制衔接、非关税壁垒破除等难点问题展开深入研讨,为自贸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实践参考。


1024日下午,调研团队与中国南海研究院展开座谈。会上,智库专家从战略高度解读了海南自贸港的定位与价值。作为深度参与自贸港建设实践的核心智库,南海研究院在税收制度优化、封关评估等方面提供了重要智力支持。双方围绕自贸港建设、民生获得感提升等议题展开探讨,为课题注入了宏观战略视角。



此次海南之行,调研团队通过“实地考察+多维座谈”的方式,详细了解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筹备的实际进展,同时系统收集了政府治理、海关监管、智库支撑等多维度的实践经验与创新案例。这些一手资料将为“自贸试验区建设和发展的指标体系”课题的完善提供重要支撑,助力构建更贴合中国实际、对接国际标准的自贸试验区评价体系,为全国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与制度型开放深化贡献智慧与力量。